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雇佣和使用相分离。劳务派遣机构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雇主,虽然是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他只是形式上的雇主,因为他并不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条件,也不是被派遣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接受单位。
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即雇主是劳务派遣机构,雇员是将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之后,劳务派遣机构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接受单位的组织管理下从事劳动。
规避一些法律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行为,确实能够切割一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比如我们常说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离职时的经济补偿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职工非因病的丧葬费、抚恤金、供养亲属困难补助等等各种劳动保障待遇。
对于劳务派遣公司来讲,只要将劳务派遣人员再安排到新的单位,就可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待遇。
所以说,劳务派遣这种方式确实未来会越来越流行。
劳务派遣有法律规范
但是无论什么情况,国家规定劳务派遣是不可以滥用的。这是国家对职工的法律保障。国家2014年3月1日实施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行为作出了规范。
劳务派遣工是否有,主要是由用工企业来决定的
目前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大型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都是属于劳务派遣工,真正属于单位编制的很少,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为了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也在使用大量的劳务派遣工,很多民营企业也在使用劳务派遣工。同样作为劳务派遣工,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或是劳务公司,被派到不同的的单位,其实享受的待待遇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劳务派遣工其实也是有等级的,根据我的了解,大概分为这几个类型。
一是低端的劳务派遣。端的劳务派遣工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而且大部分还上不了生产线,都是做一些辅助类的工作,比如包装、搬运、保洁、保安等比较低端的工种,这部分人由于收入不高,如果业主单位都没有办理住房的,那么这部分派遣工自然也不会享受到住房的待遇。这类人员派遣到民营企业,小型企业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