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使用劳务外包企业可以把放到业务拓展上面,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为疫情的影响现在许多企业会选择使用劳务外包,但是不知道在进行外包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各位详细的说一说企业在使用劳务外包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在决定好需要外包的事务后,就可以选择合作的劳务外包公司了。企业一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服务价格的情况,然后是服务机构的信誉和质量,它将对外包工作的完成乃至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一般企业选择劳务外包公司都是选择和自己的企业规模相似的劳务外包公司合作。
企业可以进行外包的劳务都是一些非业务,例如:岗位需求分析、人才招聘、人才培训、薪酬福利等的内容完全可以外包出去。如果涉及到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绩效考核、等这些都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事务,也即战略性工作,就不能轻易外包出去了。
企业使用劳务外包是不能将所有事务都外包出去的,尤其是在劳务外程中,高层必须介入,并保持及时的沟通。同时,高层要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并做好辅助工作,和员工进行合理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了解其在外包中所扮演的角色。
企业将部分功能外包后,企业将不需要再做一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了,因为这些工作是由劳务外包公司完成的,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部也应逐渐从那种行政后勤中心向业务中心转变。
在劳务派遣中存在着三种主体和三种关系。
三种主体是劳务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重关系是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和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
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雇佣和使用相分离。劳务派遣机构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雇主,虽然是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他只是形式上的雇主,因为他并不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条件,也不是被派遣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接受单位。
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即雇主是劳务派遣机构,雇员是将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之后,劳务派遣机构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接受单位的组织管理下从事劳动。
被派遣劳动者要为派遣单位的“客户”即接受单位工作,成为接受单位劳动组织的成员,服从接受单位的指挥命令,遵守接受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并实际给付劳动。派遣机构:既然是劳动关系中的雇主有义务向受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等。
接受单位:作为实际得到劳动给付的一方行使和承担劳动者派遣协议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实现劳动给付的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条件进行劳动组织监督管理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等并承担向派遣机构支付派遣费用的义务。
劳务派遣关系与普通劳动关系相同。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涉及的单位包括两个,即雇主和雇主。其中,用人单位是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用人单位也可以说是工人实际使用的劳动关系。
在选择好合适的劳务公司之后,就是需要与外包公司签署合同,在双方签订合同时,也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承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劳务承包资质、用工资质及安全生产条件。
2、劳务外包法律关系受《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一般以双方约定为准。
3、承包单位应当是具有相应劳务承包资质的法人单位,否则可能导致劳务外包合同无效,并被机关认定企业与工人之间具有事实劳动关系;如企业明知承包单位不具备承包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需对工人产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