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发展劳务派遣业的基本思路和战略步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有针对性地鼓励发展一批劳务派遣企业劳务派遣合同公司
2.有的放矢地扶持一批公益性劳务派遣组织在企业劳动力调整时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于确实有市场的地区,可以将发展公益性的劳务派遣组织作为促进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吸纳破产关闭企业职工、以及失业人员就业的有效途径,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3.实行劳务派遣许可审批制度
——鉴于劳务派遣业涉及到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开办劳务派遣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并实行年审制度。
——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在坚持适度竞争的原则下,通过实行行政许可和控制进入门槛,合理控制劳务派遣机构的数量。
——对不同经营对象、经营领域的劳务派遣公司设置不同的注册资金等要求。
——除非特批,否则,必须坚持分业经营,劳务派遣机构不得同时经营劳务承包、劳务中介和劳务代理。
01 新劳务:资源重构,旧瓶装新
拿前不久刚上市的BOSS直聘来说,在全国综合型网络招聘平台(智联、51和58)与区域型招聘平台(东莞卓博、安徽新安、重庆汇博等)夹缝里杀出的一匹黑马。如果Boss走老路,依然以传统的信息媒介“简历”作为传播介质,引流&变现,一定无法突围拥有巨大存量资源的三座大山。你永远不可能开发一款完全copy微信的社交工具,去打败现在的微信。
而负责的[各行各业的老员工],有正式工,也有派遣工,但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容易就把新入职的派遣工带偏了,带坏了,带歪了。导致他们(新人)的业务能力长时间都发育不起来,因为主营业务不硬,就得什么[脏活累活]都要接,有受不完的累。
很多派遣工都熬不过新人的这一段苦日子,都在自己的主营业务还没有学起来,立起来,熟练起来的时候就辞职了。
这也是[天骥劳务]培训模式的一个致命缺点,这种培训模式,本来就会占用培训者的工作时间,再加上有的人不是特别瞧得起派遣工,自然不会把很多必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甚至只教会你干脏活、苦活,累活,其他的一概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