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面临复工复产难?
近期,反映复工复产难的声音不在少数。
“我也想复工,但买不到口罩。”“村里设卡出不去,城里租的房不让回。”“员工返程困难,原材料厂不复工,我们面临断粮危机。”“我们在行业内过得还算可以,但靠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
“企业CEO骂HR的一封信:我需要的是企业如何才能活下去的建议,而不是花花绿绿的数字表格和员工情绪波动调查”,这封信在网上广为流传。
“什么共享员工建议?我们是当地行业内企业了,共享给谁?服务人员去共享还是技术人员去共享?共享出去的员工和技术还能回来吗?共享期间出了等问题算谁的?”
一些公司对未能复工的员工降薪。2月15日,教育公司松鼠AI的创始人栗浩洋宣布,全员3.5折工资5个月,“餐饮企业其实还算好的,起码不用买菜花钱了,我们2000多家学校仍旧要全员服务,收入却跌到1折,在线学生大增,但都是免费的,反而增加成本。”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不敢复工。此前一些地方规定,企业复工“按照属地管理、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老板们直言,不敢动,因为担心负不起责任。
可以说,疫情下,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各种难题。据称,此次疫情受影响就是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其中,不少是中小企业,企业越小,复工程度越低。
经办大厅防控措施进行强化
经办大厅是业务的线下办理点,可能存在的风险,“通知”中表明,经办大厅是经办机构疫情防控的风险点,为保障工作人员和参保人的健康和安全,降低风险,各地必须要按照国家对公共服务场所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
经办大厅必须对设备仪器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戴好手套,需要办理业务的群众必须佩戴口罩方能入厅,并且配合工作人员自觉做好体温检测。经办大厅必须设置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场所,如有情况必须进行就地隔离并且联系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一般来说,造价越高、单位的资质越低,收的管理费率就越低,反之就会高一些。
如果你和总包单位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再次分包的,这个在建筑法里面有明文规定。就算你和其他队伍签订了分包合同,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为所以你的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应。
至于资质要看你承包的工程涉及到哪些,常用的劳务资质有劳务分包、抹灰作业、木工作业、架线作业、模板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油漆作业、混凝土作业、焊接作业、石制作业、砌筑作业、脚手架作业、钢筋作业、钣金作业等。并且需要根据你的工程体量决定使用资质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