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可发展多元用工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是两种不同的用工形式,任何一种用工形式都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是底线。
人社部劳动科学建议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从“直接劳动合同用工+派遣工”的二元用工,转变成多元化用工新机制。
如员工、关键岗位,大部分普通岗位,项目制、工程类岗位使用正式员工用工方式;不涉及的岗位,签订兼职劳动合同;需要丰富经验的顾问岗位,如老技工、老等,可以返聘退休人员;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岗位,可以使用实习生;临时性、辅助性岗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工;后勤、保安、保洁等非公司主营业务工作,非模块或阶段性工作,可以采用后勤外包、项目外包方式。
与此同时,正规、规范的人力资源公司将受到重视。
劳务派遣对于企业的作用 1、试用期劳动派遣—保证用人单位准确选才。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将新员工转至劳务派遣公司,然后以派遣的形式试用,免去了由于选拔和测试时产生的误差风险,有效降低了人事成本。 2、减少劳动纠纷,增加企业用工的灵活度和自主权。用人单位和派遣单位签订派遣服务协议,劳务公司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只是一种有偿使用关系。这样用人单位就可避免与派遣员工在人事(劳动)关系上可能出现的纠纷。
简单而言,劳务外包属于“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范畴,而业务外包属于“生产经营服务外包”,因此两者在甲乙双方承担经营责任范围以及内容方面均有显著不同。
劳务外包需要承包方对分包业务的运营承但全部责任,并且拥有全部管理和决策权限,发包单位需要让渡利润和控制权;而劳务外包则仅对承包任务所需要的劳务人员的组织和管理负责,发包单位对发包任务的生产运营依然把握全部管理和决策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