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使用短期劳务派遣和临时劳务外包要注意什么?
企业通过劳动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方式雇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劳动者风险。劳务派遣公司必须具备人才劳务派遣资格,劳务派遣公司没有劳务派遣资格的话合同有可能无效,企业和劳务派遣公司之间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审查劳务派遣公司的资格和有效期。
劳务外包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务承包资格、雇佣资格和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知道承包公司没有承包资格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对劳动者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通常在实践中,法人单位取得承包资质后,都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审核,企业应注意合同的有效期要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审核合格后才能生效,一旦合同被行政主管部门吊销,企业就应该及时终止劳动合同。承包商应是具有相应劳务承包资质的法人单位,否则可能导致劳务外包合同无效,并被机关认定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签订劳务外包合同时,承包公司应尽量承担工作场所必要的安全防护,承包公司应自行准备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企业应确保工作场所不存在安全危险,工作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劳务派遣工到底是不是企业员工
相信这个问题,很多派遣工都有这样疑问。因为现在不少企业都是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所以派遣工们会被派遣到不同企业工作,这时候大家就想知道自己在企业上班,那算不算这个企业的员工,其实这个要具体分情况来定,下面就让小编给我们介绍劳务派遣工到底是不是企业员工?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用工形式。在人才派遣用工中,劳务派遣工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缴纳社会保险、发放工资、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劳务派遣工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上班的,一些认为都是企业上班了,为什么不是企业的职工呢?
简单的讲,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即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既用人单位)是劳动关系。由此看来,劳动派遣人员不能计入企业职工总数。但若形式上是劳务派遣工,实质上是职工,就应当计入职工总数了。因为,财务上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如上面提到的进化了的普遍现象。
《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被派遣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以用人单位为主,用工单位为辅。劳务派遣工的工资薪金主要由用人单位发放,只有加班费、绩效奖金、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由用工单位发放。
通过使用劳务外包企业可以把放到业务拓展上面,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为疫情的影响现在许多企业会选择使用劳务外包,但是不知道在进行外包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各位详细的说一说企业在使用劳务外包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在决定好需要外包的事务后,就可以选择合作的劳务外包公司了。企业一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服务价格的情况,然后是服务机构的信誉和质量,它将对外包工作的完成乃至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一般企业选择劳务外包公司都是选择和自己的企业规模相似的劳务外包公司合作。
企业可以进行外包的劳务都是一些非业务,例如:岗位需求分析、人才招聘、人才培训、薪酬福利等的内容完全可以外包出去。如果涉及到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绩效考核、等这些都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事务,也即战略性工作,就不能轻易外包出去了。
企业使用劳务外包是不能将所有事务都外包出去的,尤其是在劳务外程中,高层必须介入,并保持及时的沟通。同时,高层要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并做好辅助工作,和员工进行合理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了解其在外包中所扮演的角色。
企业将部分功能外包后,企业将不需要再做一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了,因为这些工作是由劳务外包公司完成的,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部也应逐渐从那种行政后勤中心向业务中心转变。